第34章 曹睿的动摇-《极品少帅》
第(2/3)页
云铮也不奇怪他的惊讶,点了点头:“不错”
曹睿这时才真正对鹰扬卫的战斗力起了一丝畏惧,按照大魏朝的度量衡计算,两石之力,放在后世差不多就是一百五十来斤,每个士兵都能开一百五十斤的弓,这样的军队如果还不算精锐,那天下怕也就没有谁敢称强军了
后世人对重量和力量比较缺乏直观的认识,就说云铮穿越前,十八岁那年刚刚进大学,读的是警官院校,他自己入校前还是经过了体能测试的,当时清明节他去祭祖,在农村里玩耍,拿一袋90斤的大米往肩膀上扛,挺举了三次才算上了肩膀,这样一说,一百五十斤的力量是什么概念就比较清晰了
按照云铮所读《宋史》上的说法:“(岳飞)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宋朝跟大魏的度量衡不同,一斤是五百九十七克,当时三百斤,等于后世三百五十斤,岳飞能拉开三百宋斤的强弓,说明他双臂一晃,至少有三百五十斤力气,而这时候,他还“未冠”,也就是说,还不满十八岁——就是说,穿越前自我感觉身体挺棒的云铮,三个绑在一块,还不如岳飞一个人的力气大
古人体质未必胜过后人,只是他们科技水平落后,干什么都得动手,粗活儿笨活儿干多了,力气也就练出来了岳飞出身农家,打小参加劳动,虽然在夜校念过两天书,却从来没有正式在学校里待过(参见《宋岳鄂王年谱》卷1),他那惊人臂力,应该有一部分来自锻炼,另一部分来自遗传按《宋岳鄂王年谱》,岳飞的太爷爷叫岳成,他爷爷叫岳立,他爸爸叫岳和,岳成、岳立、岳和这爷仨,三代贫农,只会在土里刨食,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除了名字什么也没有留下,所以我们不清楚他们是否也是天生神力但是据《宋史》记载,岳飞的大儿子岳云力气挺大,每逢出战,手持两只铁锥枪,每只重达八十斤,舞动开来,呼呼生风,只见黑气,不见人影,这份力气想必是从岳飞那儿继承来的
大魏朝看来是出不了岳飞和岳云的了,不过却出了个云铮云铮所开的逐月弓,乃是大魏的六石强弓,要拉开它,足要四百五十斤的神力,所以云铮才能一箭即出,威震两军
主帅神勇难当,士卒也个个勇武非凡,如此一支军队,威慑力自然不是盖的曹睿心里忽然有些彷徨,陛下现在不知道怎么想的,动作一次比一次大,尤其是现在的新法,得罪的人真是海了去了,现在虽然还克制着不去招惹外四家,但看看冷家在四川的情况,这样下去外四家肯定也要被新法的**牵连在内,到时候万一朝廷出了什么状况,一旦再次出现边军勤王进京的事,只怕不仅皇室权威要越发淡薄,就连内四家也肯定不复往日光景
他这么想并不奇怪,任何一个皇权的威严,都是需要军力来支撑的,而文官集团的权力,说到底其实还是来自于皇权别看现在朝廷里头很多事情没有内四家的名门内阁拍板就办不成,内阁不用印,连圣旨都发不下去但如果皇权真的削弱到一个危险的地步,尤其是如果外四家的力量掌控了朝廷,则内四家几乎就没有一点力量能跟他们抗衡了笔杆子再凶,枪杆子捅过来,还不是照样死?再说又不是所有的笔杆子都能坚持跟枪杆子斗到底,真要是外四家强大到能够控制朝廷的话,巴附过去的笔杆子不知道会有多少!
曹睿是真的担心起来了眼下朝廷昏招迭出,云铮这小子带兵又如此厉害,一旦哪天出了状况,云家或者周家一声“勤王”,七十年前的大麻烦就要重现……可惜,这件事会怎么发展却不是他曹某人能够控制得了的,他能做的,撑死也就是个“未雨绸缪”
谁都料不到曹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心思居然已经悄然变化,原先定下的压制云铮鹰扬卫的计划,居然在发起人曹睿这里开始出现松动
曹睿一拍巴掌,赞道:“好!好!好!如此甚好!鹰扬卫既然有如此利器在手,这般布阵也就是理所应当了鹰扬卫能够不拘泥于阵图,率先采用新式武器,改善作战方法,非常值得肯定!”
曹睿这话一说,众人顿时感到意外阵演上***和四爷党要出幺蛾子,这是双方都清楚猜测到了的事,没料到曹睿现在忽然就变了口风这一下不仅龙翔、虎翼和狼牙三卫的监令有些措手不及,就是云铮他们也有些搞不清状况云铮这个当事人只好呵呵哈哈几下,寒暄两句作罢
曹睿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道:“此番鹰扬卫阵演,已近尾声,本官以为鹰扬卫创新变化,处置得宜,阵法娴熟,行云流水,可以评之为甲等……诸位有何看法?”
甲等?
甲等就是第一等,类似于后世考评的“优”,属于最高褒奖可是,不是说好了要压制云铮一把么,这若是评了甲等,还如何压制?只是如果不评甲等,这眼前鹰扬卫的阵演却又的确精湛,要是找不出什么好的理由,如何能让云铮心服?
第(2/3)页